被“困”住的汽修人:生意下行,绝不躺平!
“其实这次疫情对我们修理行业没什么影响,你们说这没活那没活,你看我们家多忙……”
汽修小武哥的抖音视频火了。这是一则被同行称之为“睁眼说瞎话系列”的视频,在抖音上吸引了很多修理厂跟拍。
截至3月30日,视频播放量超100万次,获得5600多次转发,3100多条同行留言。留言点赞量靠前的几条整理如下:
“看着同行一个个都疯了,我也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”
“开实体店的要慢慢来,格局要大一些,不能太心急,一开始亏点钱是正常的,等慢慢稳定后就会亏更多,接下来就倒闭了”
“一个月之前还是同行,顶不下去了,关门大吉”
“去年一个夏天基本没活干,赔了十万块,年底转掉了,这辈子再不干汽修养护了”
这些负能量满满的留言,收获了很多汽后同行的点赞。这也能看出,在面对3月突发疫情的冲击,汽修人情绪也在发生变化,有人悲观,有人躺平,也有人更换赛道……
随着各地防疫政策不断加码,闭店一周、两周甚至更长时间,带来的影响将不只是进场台次和产值的双双下滑,还动摇了汽修人的信心。
在疫情冲击之下,汽配城关门、汽配物流停运,以及年初几轮原材料成本上调,上游制造商和汽配渠道商的压力亦是陡增。而作为传统燃油车售后市场的对立面,新能源车市场增长势头正盛,在疫情的放大作用下,整个汽后产业链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。
种种迹象仿佛都在强调一个事实,作为汽后产业链神经末梢的汽服店,难捱的日子就此开始了,“悲观论”正在笼罩整个汽车后市场。
01、疫情放大汽修生意的难
“一人感染,全家隔离,整楼封控,小区管控。”这是全国各地都在奉行的防疫政策。
汽修小武哥居住的小区不幸有确诊病例,整个社区被封两周,一起被封的还有他的门店。
“两周结束,半个月就过去了,门店没有进账,全是支出。一家店影响不大,两家店可以抗一抗,三家店就很艰难了。”
小武哥就是三家店的掌舵人。作为一名行业老兵,在4S店也待过很多年,2012年创业以来,一直经营一家润滑油品牌形象店,5个员工,月均产值可以做到18万元。这样的经营数据放在全国也不低。
转折出现在2021年下半年。小武哥接连投资两家门店,一家某大连锁加盟店(非互联网平台),一家某一线润滑油品牌旗舰店。
在很多汽后同行看来,被疫情侵扰的这三年,汽后市场的前景不乐观,投资新店不是好的选择。但在小武哥看来,是危机还是机遇,赌一把才能知晓。
“老店生意很好,忙不过来,需要新店来承接外溢流量。另外,门店周边的猫虎店已经有了势头,保养生意被抢走不少。我需要一家和猫虎经营有差异化的连锁做背书,底盘轮胎业务更能代表未来趋势。”提及新开店缘由,小武哥说到。
但疫情来得如此迅猛,也扰乱了小武哥的计划。
“三家店,22个员工,每月十几万的人员成本,在门店一切正常情况下不起眼,但在疫情闭店的情况下,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。”
小武哥透露,自己第一家店开了十余年,一直没敢往前迈,没想到步子一下子迈大了。同时他也表示,即便没有疫情,现在的汽后投资环境也远远比不上从前了,竞争压力超乎想象。
他以新开的连锁加盟店为例,地处市中心老城区,周围3公里内修理厂竟达到210多家,其中6家途虎3家天猫养车以及多家区域连锁店,还有16家4S店分布左右。而连锁的扎堆,对车主的不断教育,也让营销集客的难度增加,新开店实现盈亏平衡的时间要比过去更长久。
小武哥的经历,代表了一类汽修人正面临的现状:在大连锁大平台冲击下,是坐以待毙还是主动出击呢?
不可否认,这将是一个艰难的抉择,而疫情的常态化,让抉择的风险无限放大。
02、“悲观论”正在蔓延
“3月,生意很淡。”
这不仅仅是小武哥的体会,很多修理厂也深以为然。这句只有几个字的感叹,就像一颗小小的雪球,经过疫情的发酵,砸向了正在经受“倒春寒”的汽车后市场,而后越滚越大。
有数据为证。
F6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:相较2021年,2022年一季度产值同比下滑5%,其中3月份下滑11.4%;相较2021年,2022年一季度进厂台次同比下滑9.4%,其中3月份下滑18.8%。
无疑,汽服店3月各项数据跌幅最大,疫情是主因。而揭开数据的面纱,也能找到很多或大或小的事件,它们堆砌在一起进一步佐证汽车后正在陷入困境。
3月中旬,杭州260余家修理厂与保险公司对峙事件在圈内沸沸扬扬。有人为修理厂摇旗呐喊,也有人替保险公司鸣不公,双方争论不休。但事件背后有一点是公认的,即传统修理厂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,“躺赚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。有业内人士感叹,在行业变革的大趋势上,注定有人要掉队。
再看大连锁大平台,往年3月份都会开启声势浩大的招商活动,今年声量明显小了很多。当然,这并不代表大连锁大平台的动作放缓。从头部平台公布的计划也能看出,今年的目标都聚焦在门店运营能力提升方面。换言之,大平台要和传统汽服店真刀真枪抢客户的节点到了。
另一方面,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攀高,其售后服务已经成为汽车后市场一个确定性的方向。但汽服店想吃下这块“蛋糕”面临两个挑战,一是技术和人才、设备的升级;二是大连锁大平台的降维打击。据了解,今年3月,以途虎天猫养车代表的大平台相继发布了各自的新能源布局战略,围绕新能源车多价值链全生态布局。
也有业内人士指出,汽修生意越来越难做的背后,保险公司、大平台及新能源的影响都是外因,真正的内因是成本结构失衡,主要体现在房租高、人力成本高和合规成本高。
“许多汽修人虽然从心理上接受了汽后“三高”的事实,但是却缺乏优化手段。目前大多数门店还能苦撑下去,是因为行业整体工资偏低和政策相对宽松。”
这位业内人士也指出,现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就是5年前的一二线市场,三四线市场的门店还能坚持甚至活的还挺滋润,大多还是在吃市场释放的红利。随着大连锁下沉和本地车主群体年轻化迭代,接下来考验的也将是如何靠经营用户的能力赚钱。
最后,从整体市场环境来看,疫情余波或将延迟显现,最深远的影响是车主消费预期降低,消费收紧。
“2020年疫情结束,市场出现一波报复性消费,但现在疫情持久战打了三年之久,消费者的心态有些崩,今年会不会还有报复性现象,我心里没底。”一位修理厂老板说到。
03、到了最需要信心的时刻
疫情反复,让部分汽修人心态出现了很大波动。不少被疫情困住的汽修人甚至对选择从事汽修行业产生了质疑。
其实,这是一件非常让人痛苦的事情,痛苦的缘由并不在于那些一眼就能看出好坏的选择,反而恰恰是那些不好不坏的选择。
越来越多汽修人开始面临这样的状况:汽修生意虽然越来越难,不能实现大富大贵的梦想,但是也说不上多差,至少还能养家糊口,比打工要强……
坚持吧,心很累;放弃吧,又舍不得。于是,就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,仿佛再坚持下现状就能改观,但是在不停的循环之后,现状依旧还是现状。
正是这种不好不坏的选择,让汽修人身心俱疲,悲观情绪拉满。
但悲观就真的不对了吗?
财经作家沈帅波近期在文章《刻意乐观》中给出了答案:在非常艰难的日子里,你所有的悲观,无论从结论还是推论上,很多都是对的,但是显然这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不好。只有鼓足勇气去对抗,去正视,生活才能真正走上正轨。我称之为‘刻意乐观’。
正所谓,悲观者往往正确,但乐观者往往成功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汽车后市场已经到了最需要建立信心的时刻,汽修人需要稳住阵脚,向前看,先别慌。2020年都过去了,还有什么过不去。
一位头部供应链平台创始人近期也通过视频号发出呐喊:经济下行,绝不躺平。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的躺平,跟经济形势好坏没有关系,创业并不是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才去创业,躺平一定会被社会淘汰。
“坚持,能看到光明。不需要悲观。能挺必须得挺,不可能现在就投降。要么成,要么败,照着两年期去干。”小武哥说到。